王楚钦杂志

发布时间:2025-01-22 23:05:49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分享: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一一91pio.com一一]成为医生26年后,陈怡绮实现了一个期盼已久的梦想――给医学院的本科生开一门沟通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从2021年春天至今,这门名为“医学沟通艺术”的选修课程每年都开。 教未来的医生“好好说话”是课堂的主题。陈怡绮讲底层逻辑、做模拟教学,让学生在医患共处的场景中实践。她想推动医患关系向好,哪怕只是“一小步”。 30年前,陈怡绮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第一次面对患者时,感到无所适从。她不信任自己、担心犯错、不敢看患者的眼睛,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如今,陈怡绮仍觉得自己不合群。等电梯时,她害怕碰到熟人;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上班时,为了不碰上能一起打车去单位的同事,她总是提早出门,走路去上班。 面对患者时,陈怡绮则不再逃避。多年来保持学习使她成了医患沟通的行家。她希望将“沟通”的钥匙,交给更多医生。 陈怡绮(中)授课团队。受访者供图 模拟不怕错,可以一点点摸索 王博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生,2021年“为了学分”选修“医学沟通艺术”。只听这门课的名字,王博推测应该比“硬核”的专业课简单。他的同学梅照阳也这样想,上完全天10节专业课后,他想让晚上的选修课轻松一点,这门课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学校涉及沟通的课程并不多。大学一年级时,王博曾上过一门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每节课都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前来作讲座。当时有人分享过临床沟通的知识、经验,但刚入学的王博“很多内容并没有吸收”。 在王博的印象中,认真听选修课的同学“寥寥无几”,和老师互动也少。但他很快发现,陈怡绮的这门课不一样。 课程设定的学生名额只有30人。一开课,陈怡绮就将大家分成6人小组,前排3人得转过身,面向后排3人,便于小组讨论。第一堂课上,她和学生“约法三章”:坐在座位上直接讲话;给到话筒后就直接说、不要抗拒;可以随时提问、随时打断老师。 陈怡绮总是站在讲台下、走到学生中,学生想要说话,给她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动作,她会马上递过话筒。久而久之,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 陈怡绮很少讲理论,她说沟通的底层逻辑“三五分钟就可以讲完”。课堂主要用来做情境模拟和讨论复盘。老师设定常见的医患相处情境,如询问患者病史、给患者的伤口清创、纾解排队矛盾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会、处理。 同学们感到新奇,一到需要情境模拟时,都“抢着上去”。模拟完成后是小组讨论沟通细节,再选出代表在班里进行交流。 与现实实践不同,情境模拟中学生的反应不涉及伦理问题,不用担心做错,可以在“心理安全”的情况下一点点摸索。据陈怡绮观察,这也是国内学校医生培养课程中较为薄弱之处,“懂模拟教学的老师太少”。 2003年,教育部就将“沟通能力”写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北京大学率先开了“医患沟通学”课程,随后更多医学院相继开设此类课程。 不过,不同院校对医生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不一,在培养质量方面也存在差异。一篇名为《医学生“医患沟通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例》的论文指出,我国医学生教育存在“重技术、轻人文”倾向,医患沟通类课程存在课时少、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在“医学沟通艺术”课堂上模拟医患沟通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一小步也值得 一位“老大爷”操着一口上海话进入“诊室”,和“医生”并排坐下。这位医生听不懂上海话,但还是按照惯例,用普通话询问他,“今天为什么来医院”“有什么不舒服”。大爷用上海话讲了很多情况,但他很快发现,面前的医生一脸迷茫,显然没听懂。医生也察觉到大爷的情绪,尝试继续询问、柔声安抚,这时大爷已经有些着急,语速越来越快。 几轮无效沟通后,大爷情绪越来越激动,而医生除了重复已经问过的问题以外毫无办法。 这一幕发生在“医学沟通艺术”课堂上。患者由教师扮演,医生则由学生扮演,不知所措是当时那名同学真实的反应。梅照阳就在教室里,他同样听不懂上海话,却对老大爷的激烈情绪印象深刻,他想,换做是他,好像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医生现实中遇到情况可能更复杂。王博曾在医院跟着医生学习坐诊,很多时候,他仅仅只是看着,都觉得“很难”。 被问到病史,大多数患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医学训练,难免答非所问,还有患者追溯过长,与此次就医干系不大。有表达欲很强的老人,在说病史时,从1997年得“胃溃疡”讲到“香港回归”,自顾自讲个不停。如何帮他们找到核心答案很重要,如果粗暴打断,患者可能会不高兴。 医生的肢体语言也可能伤害患者。在真实的门诊中,医生需要记录患者信息,如果一直盯着电脑,忽略眼神交流,患者也会产生不满,认为医生一心都在看电脑,“不关心他”。 王博所在的儿科尤为特殊。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小孩难以清楚地描述症状,表达不舒服的方式常是哭闹,很难和医生进行有效交流,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还得参考家长提供的信息,一个生病的孩子身边,往往还有一大家子人。繁忙、吵闹是儿科的常态。王博估算,一个普通的儿科门诊医生,一天可能要看上百号病人,沟通的工作量“非常大”。 面对疾病,医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患者之间天然存在信息差,有时难免造成误解,一些医生觉得很平常的信息,患者可能真不明白。陈怡绮认为,“这时候就需要沟通”。 还有一些患者“不信任医生”,宁愿相信网络搜索引擎查来的治疗意见,一旦医生并未按照其设想和检索到的方式诊疗,就会被认为“在骗人”。 聚焦医患关系的纪录片《人间世》跟拍过116起患者投诉,其导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医患隔阂的成因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如医疗资源紧张、生命教育缺失等。医患关系的改善,不仅需要体制的完善,也需要每个参与者做出努力。 有学者曾对2011-2019年间31省市28151例医患纠纷司法调解案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误诊、错诊等医疗技术偏差是原告起诉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99%,因医疗服务(如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医院管理等因素起诉的占比仅为1%。 陈怡绮坦言,在医患关系方面,沟通能推动的只是一小步,但在她看来,哪怕是一小步,也同样值得。 陈怡绮曾邀请同事扮演一位被玻璃划伤、有糖尿病病史的女教师,学生扮演医生,需要和患者沟通并缝合伤口。在情境设定中,女教师血糖偏高,会影响创面愈合,医生需要了解并给出提醒。但除非医生发问,女教师不会主动告知血糖水平,以及正在使用胰岛素等信息。 模拟教学中,学生逐步学习如何一边缝合,一边通过沟通了解这些信息。模拟完成后,陈怡绮从不纠结学生行为的对错。她认为,每个学生的表达都有自己的土壤,如果要教学生避免以某种方式沟通,要改变的不是植物本身,而是要改变土壤,“我们就是在给他们土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在“医学沟通艺术”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受访者供图 “麻醉科医生不用说太多话”? 1995年,陈怡绮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成为一名麻醉科医师。她选择该方向的原因之一是,她认为麻醉科医师“不用说太多话”。 事实并非如此。每次麻醉患者前,她需要反复解释和交代注意事项。除了患者,还要和其他医生、护士、前辈沟通。 陈怡绮在20世纪90年代学医时,“沟通”尚未被视作一项医生的必备技能,更谈不上学习相关课程。陈怡绮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她不知道怎么和患者、同事沟通。在学校的课上,她一直学习的,都是如何缝合一块没有情绪、不会说话的假皮。 观察师兄师姐如何沟通,是她最初学习的方式。 前辈教她,为了体现专业水平,要及时打断患者的东拉西扯,给出自己的意见,不能问患者怎么办,要指导他怎么办;在和同事沟通时,为了表达诉求,甚至可以“反唇相讥”。 陈怡绮曾试过“复制粘贴”这些经验,很多时候表现得“强势”一点,想让别人“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她刚做住院医师时,医院的副院长希望在术前为患者使用抗生素,当时在术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并未被列为常规,陈怡绮担心会引发患者过敏,据理力争,“吵到最后医院的前辈都来劝说”。 直到她开始学习沟通――从最初偶然接触到商务沟通课程,到后来自学心理咨询,陈怡绮一点点将沟通的底层逻辑和医学实践结合反思,她渐渐明白,那是一场“有些过分”且“没有必要”的争吵。“现在术前使用抗生素已经是很常规的做法,他是为了患者好,我担心过敏,也是为了患者好,我们目标一致,但是路就是走歪了”。 她也发现,那些她当时觉得在实践中游刃有余的人,也未必真的是“师傅”――强势、傲慢反而可能造成沟通上的矛盾。 她还记得一台骨科手术,患者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智力发育迟滞、舌体大,需要在手术中放置喉罩,结束后放置口咽通气道。手术前,陈怡绮询问家属,孩子是否有活动的牙齿,但家属并非患儿父母,不清楚孩子的换牙情况。然而,等到手术结束,家长发现孩子有一颗牙齿不见了,坚称那是一颗恒牙,无法再生,“要医生给个说法”。 陈怡绮没有纠结患者的对错,她明白首先要理解对方的情绪――孩子牙齿丢了,家长很着急,医生也很着急,牙齿还不知道去哪儿了。陈怡绮记得,一直到术后放置咽通气道的时候,牙齿都还在。 她猜想,可能是孩子在苏醒时咬了口咽通气道,牙齿被咬掉了,有可能已经被吐出去,也有可能还在嘴巴里,或是吞咽到胃里――这些都不是大问题,但还有一种可能:要是被吸入到气管中,一旦进入肺里,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她第一时间给家属分析了各种可能性,并及时给出处理方案:牙齿不透光,先拍片,把吸入气管的紧急情况排除。最终的结果是:牙齿被孩子吞到了胃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但这还不够,陈怡绮还需要进一步回应家长的担忧:她邀请了口腔科的医生一起会诊,最终判定,吞到胃里的是一颗乳牙。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事件免于发展成医患矛盾,“整个过程中都是和和气气的”。 2021年,陈怡绮给本科生开课源于“机缘巧合”。在医院工作后,她接触到的多为本科毕业、进入规培的学生,“给本科生上一门课”成了她多年来的心愿。2021年春天,学校恰好缺一门选修课,她当即联合几位老师,开了这门“医学沟通艺术”课。 “共情是能够做到的” “共情”是理解这门课的关键词。 陈怡绮将“倾听、共情”列为“沟通底层逻辑”,表示医生面对患者时首先要“共情”。具体的要求分为3项:接纳患者的情绪、理解患者讲的事实、了解患者下一步的期待。 梅照阳还记得,面对那位情绪激动的“上海老大爷”,老师给出的解法是寻求帮助,找听得懂上海话的同事安抚老人情绪,“先处理情绪”。 王博至今还记得一堂讲解如何“告知病人坏消息”的课。在很多影视剧里,医生告知坏消息是一个步骤简短却极具冲突性的情节――医生告诉家属噩耗,家属马上崩溃大哭,医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转身离去。 在陈怡绮看来,这不是最好的做法。 在课堂上,陈怡绮教授了“SPIKES”沟通模式。第一步是准备一个较为私密、不易被打扰的支持性空间,甚至备好纸巾;第二步是通过询问,评估病人家属对病人当前病情的了解程度;第三步邀请患者,确保患者想要知道病情的程度;第四步才是告知病情的最新进展,回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第五步则是认可患者的情感,回应患者的情绪;最后一步,还要给出建议,与患者达成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王博认为,遵循这样的步骤或许能让病人及家属情绪上好受些,“不然很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产生医患矛盾”。 表达共情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注意非语言沟通的方式。 上完课后,梅照阳学会了“平视患者”。面对儿童患者时,他会蹲下来讲话,身体往小孩子身边靠一靠,面带微笑。在日常沟通中,他会记得“保持开放型姿态”,打开双手、身体前倾,表示友好的交流意愿。 陈怡绮年轻时也不太懂共情,在当医生的第一年,就接到了患者的投诉。 那天,手术已经进行到下半夜。在疲惫中,她给一个进行阑尾切除的患者做了半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她接到电话,被告知下一台急诊手术取消了。这意味着,她做完眼前这台手术就可以休息。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欢呼了起来,不顾患者在场。第二天她被投诉了。患者觉得愤怒的是,在他极力忍受痛苦时,身边这个小姑娘竟然发出笑声。 医患视角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年夏天,陈怡绮因左肩不适前往一家三甲医院就诊,那时已临近下班,看诊的医生紧锁着眉头和她对话,显得很不耐烦。拿到病历本后陈怡绮发现,这位医生把左写成了右,还把症状写错了。陈怡绮最终没有投诉那位医生,她充分理解上了一天班,“不愿意多说一句话、不想再做出任何表情”的感觉。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教授温迪・莱文森曾研究过大量医患法律纠纷,发现从来没有当过被告的医生和患者交流的时间,比曾作为被告的医生平均多3分钟(前者为18.3分钟,后者为15分钟――记者注)。 这也是她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医生真能保持持续的共情吗? 陈怡绮承认,医院的繁忙对沟通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非常疲惫的状态下,要体现出共情,“非常不容易”。但她觉得,只要稍微抑制一下情绪,放平和,“多说一个词”,不会浪费多少时间,也避免了一些麻烦,医生自身的职业体验可能也会更好。 与此同时,陈怡绮认为共情并非要与患者“同悲”。她不赞成医生在每个病例上投入非常多的情感,这样可能会透支自己,反而变得冷漠、麻木。共情意味着接纳,可以不同意,但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从冷静专业的角度以及沟通的细节来让患者的体验好一些,“共情是能够做到的”。 理论好谈,知行合一却很难 梅照阳的祖母曾经中风,需要定期到医院接受治疗。但每到要去医院前,老人总以医院排队太久、治疗很痛之类的话推辞。 直到上完陈怡绮的课,梅照阳才慢慢明白,当时祖母只有在每天医生查房时才能和他们交流,5分钟里,先是住院医师汇报患者基本情况。汇报完后,留给老人的只剩下一两分钟,这点时间也很难说上几句话,大多数时候,医生给住院医师“匆匆交代几句,然后就离开了”。 “站在病人的角度,就会觉得,我也听不懂这些,医生也不关心我,我这病是不是治不好了。”梅照阳回想当时的情况,哪怕医生多和祖母说一句话,就能给她带来信心。 在实习岗位上,王博在慢慢试着学以致用,哪怕是“多一句话”。 在心内科实习时,他常给病人做心电图,检查结果要在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患者查看,有时要等到第二天。有患者在检查完后,会问他结果是正常还是异常,作为实习生,他只需要做完操作就好,但他总会多给患者解释一两句话。解释完后,他能明显体会到患者态度的变化,这一两句话,已经能够缓解他们的焦虑。 还有一些小的细节,也能带来正反馈。 给小孩子做心脏超声时,王博保持语气温柔,一边操作仪器一边哄着他们,他会解释耦合剂是要涂在仪器上的“小果冻”,冬天,他会把冰凉的耦合剂加热,减少患儿不适感。在和家长沟通时,他也避免使用反问句(如“你连这都不知道”――记者注),而是选择更简单清晰的陈述句。 王博也发现,在沟通这件事情上,理论好谈,要做到“知行合一”却很难。 王博早上查房时和患儿家长解释清楚的事情,回到办公室后,家长仍然“10分钟来一趟”,反复和他确认,而他手头还有很多别的事情,难免受到影响。“这时候就会有些烦躁”。他还见过有些家长,反复来办公室催检查报告,有的医生实在忍不住,语气重了一点,就会引发争吵。 他还在慢慢摸索共情的限度。在血液科,他遇上白血病患儿,因长期化疗剃光头发、面色苍白,瘦小的身体缩在病号服里,让他十分心疼。但他明白,作为医生,应该适当压抑情感,作出冷静、专业客观的判断,再给出对他们真正有利的治疗方案。这些患者可能求医已久,这时候如果把沟通重心放在安慰家长方面,对他们不一定有帮助,“反而可能勾起他们痛苦的回忆”。 今年春天,梅照阳就要去医院实习了。带他做科研的师兄是儿童保健科的住院医生。此前有一次,他去找师兄,刚好遇上一位母亲带着患儿前来复查,梅照阳看到,小朋友一见到师兄,就笑着扑上去抱住了他,还给了师兄一袋小零食。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给孩子们带来笑容的医生”。上完陈怡绮的课后,他更有信心和底气了。 1971年出生的陈怡绮即将54岁,到了马上要退休的年纪,但她还有些放不下,还不想停下来。虽然沟通能解决的事情有限,她还想多给医生上上课,“哪怕只能推动一点点”。 每次医学沟通艺术课结课时,陈怡绮都会要求学生在总结中写下对课程的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课程的内容、形式都会有所调整。曾有学生表示,同样的表演内容,不用所有小组都表演一遍,希望更多的时间用来分析讨论,下一次开课,陈怡绮就减少了表演频次。 过完年后的春天,新学期的沟通课将再次开课,限定的30个学生选修名额很快被选满,由于过于火热,最后增加到了41个名额,陈怡绮只得“多加了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反馈,这一次,学生们还将学到,在沪语环境下,怎么才能更好沟通。 陈怡绮希望,上完课后,学生都能问出一句―― “侬好,可以刚刚(讲讲)侬啥地方伐适宜(不舒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