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4电影在线观看::[一一91pio.com一一]新华社开罗12月21日电(记者陈梦阳 张健)2022年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此次峰会是中阿关系史上一座里程碑,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阿关系迈进全面深化发展的新时代。 两年来,中阿秉持“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战略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惠及人民,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向着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携手并行,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守望相助的真诚伙伴 首届中阿峰会举办以来,双方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不断扩大共识、增进互信,中阿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两年来,中国与巴林、突尼斯、巴勒斯坦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双边关系得到提升,目前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阿拉伯地区成为中国战略伙伴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这是2023年6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拍摄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企业家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发(沙特阿拉伯通讯社供图) 今年5月,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首届中阿峰会后举行的首次论坛部长会。中方在会上提出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守望相助是中阿友好的鲜明特征。双方持续扩大高层交往,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和中东蔓延的战火,中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与阿拉伯国家一道探索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实现长治久安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 2023年3月,沙特和伊朗在中国支持和推动下达成历史性和解,恢复了中断7年之久的外交关系,带动中东地区掀起一轮“和解潮”。沙特《利雅得报》总编辑哈尼・瓦法高度评价中方作用,认为沙特与伊朗的和解协议对整个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帮助中东实现安全、稳定与繁荣。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密切沟通,积极劝和促谈,努力推动停火止战。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共同发表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发出推动加沙冲突尽快平息、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的正义之声。 今年7月,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说,中国为弥合巴各派之间分歧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宣言》为结束加沙冲突和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正常生活带来宝贵机会。 在阿拉伯人民追求和平的呼声中,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公理一边、正义一边,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稳定的促进者。埃及开罗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努哈・贝吉尔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阿拉伯国家相信中国是真诚的伙伴。 经贸合作“双向奔赴”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的尼苏尔广场附近,中国川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承建的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即将全部竣工通车。巴格达市民侯赛因高兴地说:“尼苏尔大桥已经成为巴格达的新地标,更成为我们了解中国的一扇窗。” 这个由“2高架+5隧道”组成的项目被业内人士比作在巴格达交通网络的“心脏部位”实施“心脏搭桥”,不仅将大大缓解交通梗阻和噪声污染问题,还弥补了伊拉克立体交通枢纽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 2024年3月2日,中伊员工在伊拉克巴格达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现场讨论施工进展。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随着中阿传统友好关系深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阿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在沙特麦加省吉达市以南约80公里的荒漠中,连绵不绝的光伏面板宛若一片蓝色汪洋,那是中国企业正在建设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建成后预计35年内总发电量约2822亿千瓦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天边”来到中东民众“身边”,在建造300米高的科威特国家银行总部大楼过程中发挥了辅助作用,还被用于贝鲁特港口码头的施工测量;中国绿色智能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助力阿曼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中国援建的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成功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种出近千亩饲草,在不毛之地上打造出一片绿洲…… 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实现全覆盖,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中阿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实施了200多个合作项目,中方为阿方培训3400多名各领域专业人才。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阿贸易额从2004年的36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3980亿美元。 中国先进技术向“西”落地阿拉伯国家的同时,阿拉伯国家也向“东”加大对中国投资。“双向奔赴”让中阿经贸合作热潮涌动。 近两年来,石油化工、信息科技、社交媒体、新能源等领域的数十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上出现了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身影。总投资837亿元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正在辽宁省盘锦市一天一个样地“生长”。这个由沙特阿美公司参与投资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座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基地。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哈桑・埃米尔说,首届中阿峰会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合作提质升级描绘了蓝图。两年来,中阿合作范围更广,质量更高,惠及更多中阿人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重要纽带,正在铺就互利共赢的“幸福之路”。 文明互鉴心灵相通 首届中阿峰会成功召开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信中写道。 复信内容深深打动了来自巴勒斯坦的艺术家马吉德・沙拉:“在首届中阿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加强文明交流,增进理解信任。相信在双方领导人共同推动下,阿中文化交流将进一步加强,推动阿中人民更加深入了解对方,促进心灵相通。” 回望千年丝路,驼铃相闻,舟楫相望。中阿两大文明相知相惜,树立了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相向而行、相互成就的典范。随着中阿关系迈上新台阶,人文交流也是精彩纷呈。 2024年7月17日,预览观众在“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区参观埃赫那吞半身像。当天,“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举行开幕仪式。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促进相互了解。近两年来,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项目持续推进,中国书香洋溢摩洛哥、阿联酋等国书展,激起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多个阿拉伯国家文物展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举行,让观众领略阿拉伯文明的独特魅力;中阿艺术节、电影节等不断拉近双方人民的心。 ――以语言学习为桥梁,推动相知相亲。“中文热”在阿拉伯国家持续升温,越来越多阿拉伯青少年主动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介绍,如今22个阿拉伯国家中已有4个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或开设中文院系,13个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 ――以人员往来为媒介,拉近彼此距离。摩洛哥、阿联酋、卡塔尔、突尼斯近年来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今年,赴阿拉伯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埃及和沙特到中国的航班数量比2019年增加一倍。 “阿中双方都拥有古老的文明,深化文化交流合作,促进阿拉伯国家同中国互学互鉴、共同进步,有助于建设合作共赢的未来。”埃及艺术家易卜拉欣・德苏基・法赫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