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篮子”看中国经济纵深

发布时间:2025-01-04 11:40:33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分享: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中文字幕::[一一91pio.com一一] 仇莎为小学生们科普原村土布纺织技艺。受访者供图 2024这一年,非遗传承万象更新。 中国春节、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华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迸发璀璨光芒;悟空神话、泉州簪花、潮汕英歌舞、确山打铁花持续“破圈”,隐秘在乡村小城的非遗项目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把民族风情穿在身上、把中华美食吃到胃里、把文化历史演绎出来,非遗就这样润物无声地融入日常生活……非遗焕新,新在成果、新在方式、新在传播,更关键的还在于新的力量,青年一代的非遗传承者以及你我身边喜爱国潮的年轻人。 “2024是我的创新年”,河北赞皇县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仇莎为过去一年作了精辟总结,“我们下大力气对原村土布进行了迭代升级”。 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良创新。2024年,赞皇县350多台木制织布机完成百年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仇莎团队自主研发的钢木织布机,“新型织布机集中解决了老机器操作不稳定、容错率低等难题,并且扩大了门幅,织布的宽窄从最早的30-50厘米,提升到了现在的70-100厘米,我们的土布越织越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原村土布兴业百年,映照国家发展,得益于细水长流的传承。 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代非遗传承人王红玉带领村庄妇女踩纱车、织棉布,千针万线缝衣鞋送到抗战前线。也是在这时,原村土布得以成名,“这里的原村不是一个具体村名,而是泛指赞皇所有的纺织棉布的村庄,同时还寓意用原始的工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土布及其土布产品。”仇莎介绍说。2007年,在赞皇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她的母亲崔雪琴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逐渐由一个手工家庭作坊发展成集手工纯棉土布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企业。 手握接力棒的90后仇莎原本在北京上班,有一次,她回家探亲,母亲带她来到土布非遗工坊。一推门,她就被震惊了,“满院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仇莎回忆,“当时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你是做销售的吧,你看我织的布好不好,你给原村多卖点布吧,卖到全世界’”。伸手触摸历经百年沧桑的织机、纺车,耳边回响老人朴实又有魄力的话语,仇莎决定,“回乡织布!” 仇莎坦言,原村土布传承到今天,断档了40年,“我们整个织坊大部分是60-80岁的老人,必须要有新人来支撑了”。回家创业后,仇莎凭借在互联网行业积攒的工作经验,首先为公司管理注入新理念。2019年前后,她翻新老厂区成立了创新研发基地,按照业务需求成立工艺管理、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等部门,集中开发、打磨样品,确认好产品规模和标准,再分发到17个自然村的生产工坊中进行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极大提升了原村土布的创新策源、发展产能。 “人是文化传承最大的价值”,仇莎反复说,去年创新研发基地稳定在50人的就业规模,“80后、90后甚至00后,各年龄段都有,大家都认为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产业”。正如仇莎所说,年轻人把彩色的梦一点点编织进布料里,亲手缝制成围巾、旗袍、汉服、礼服,看着它们销往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在欧洲市场大放异彩,在国外掀起一阵“土布风”潮流,“我们更加笃定坚守是值得的”。 去年,原村土布迎来品牌合作的集中增长期,“机会来了,我们也得跟上”,仇莎介绍,除了生产力的创新,原村土布在面料工艺和主题设计上也做了较大改良,“我们尝试运用了矿石和植物染料,开发了以七彩丹霞为主题的色彩面料,无论是服装还是家纺,很多创新产品还在等待市场的反馈,但只要品质在线,我想非遗品牌在新年还会抓住新机遇”。 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抖音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00后和60后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 当“流量池”装满“国潮热”,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无数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悠长历史文脉的非遗宝藏,同样被感受、被看见。“我的工作就是拿着特制的喇叭,喊大家快来看看非遗的美好,让非遗与人们的生活重新建立起联系。”传统文化科普达人国翠儿表示,非遗需要传承人的努力,更需要传播人的助力。 短视频是她的“传播场”。从汉服、京剧、剪纸到书法、茶道、陶瓷……千万播放量的火爆作品层出不穷。“30秒带你了解中国陶瓷”“何为衣冠楚楚,30秒了解汉服文化”……看似简短的作品背后浓缩了国翠儿和团队对非遗的深度思考。 2024年,国翠儿和地方文旅共创了许多精品佳作,例如来到宁波探访河姆渡文化,一件件来自远古的器物唤醒了很多网友在课本里的记忆。“非遗连接过去和未来,我们也想表达这个意思,用历史的智慧作为选题,用全新的方式进行呈现”,她说,为了保障品质,团队特意放慢了更新频次,留出大量时间构思作品内容。她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创的二十四节气代表作品创作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专家、补充知识、等比例制作道具,最终通过技术手段将二十四节气具象地表达出来。 曾有网友称她为“不敢催更的博主”,国翠儿认为,自己还要稳稳地走,“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非遗传播也要符合这个时代接收信息的方式和审美。我要利用碎片化时间让大家学到知识,有收获感”。